质量三问

之前做过一次演讲:测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之前看到姚冬老师的文章 Quality is low 质量低是什么概念?

文章一开头也是这样一句话:

质量是什么?质量从哪儿来?质量要到哪儿去?

这是任何概念或领域的哲学三问,很难回答,但又必须回答。

今天尝试回答这三个问题。

1. 质量是什么?

之前写过《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教材,目前在出第二版,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自己对质量的理解还是蛮深刻的。

简单地说,质量就是客户的满意度。

质量因客户(暂且在这里不区分客户、用户)而存在,

客户越满意,质量越高,而且可以度量——客户满意度调查。

如果细究,可以分为符合性质量、适合性质量和广义质量概念。

符合性质量算最低质量要求,即能够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产品规范的要求。而适合性质量又进了一步,要让客户或用户满意,不仅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而且满足客户的其他要求,包括隐含要求。

再进一步就是广义质量(详见下面表格),既要符合、又要适合: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所满足明示或暗示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

要认识这些质量特征,就需要研究质量模型:

完整诠释软件质量模型

2. 质量从哪里来?

按照广义质量的概念,质量来自每个参与的人、来自整个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研发、运维、市场活动等,正如我们经常说的,质量不是测试测出来的,而是构建出来的(quality is built in)。所以,软件产品的质量来自需求、设计、代码、测试和运维,而且需求和设计更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有价值。如果需求定义错了,即做错了事情(do the wrong thing)、没有做对事情,那么以最正确地方式做事情,(设计、编程)也没有价值。就今天软件开发而言,大家越来越忽视需求工程,甚至追求不断试错、不断迭代、不断重构,是很危险的,是付出了更大的成本。如果是互联网创业中某些需求的确不清楚,社会、人性有许多未知的领域、不确定的需求,不断试错、不断迭代是需要的。但需求是比较明确的、需求是可以搞清楚的,而不愿投入精力搞清楚,那是得不偿失的,因小失大,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设计模式,倒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微服务、云计算、分布式架构等备受关注,注重架构的可扩展性、可伸缩性、安全性、可靠性等,但也有一些模型(包括scrum)往往忽视了设计,而之前的RUP强调以架构设计为中心,然后在实施(编程、测试等)可进行n次迭代,实际是对的(局限于当时的技术,如没有微服务架构),虽然RUP没有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甚至衰落,可以说,这也是软件工程的不幸

软件的设计、代码,不崇尚标准,而且复用度也偏低,从而导致软件质量相对低下、资源的极大浪费,但人们习以为常。软件,今天还属于高科技、处于烧钱的时代,成本核算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甚至被繁忙的加班乱象所掩盖,这可以说是软件行业的另一个悲哀追求个性、追求创新,值得提倡,但是标准化、复用,不会对个性和创新有太多的伤害。

“个性和创新”应该与“标准化和复用”达到良好的平衡。

3. 质量到哪里去?

质量的巨大价值依旧存在,不尊重质量终究会成为“不尊重自己”的一种体现。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未来也许会更多:

阿里云,敬畏每一行代码还是敬畏每一位用户?

从PDD薅羊毛事件想到DevOps那些事

程序化交易诡秘现身 独家复盘816光大证券乌龙指

不得不谈谈农历新年首次质量大事故:GitLab丢失数据

波音为什么在737 Max 8上犯这样低级错误呢?

狮航737MAX事故给我国软件验证的启示

2017年软件质量和测试大盘点

……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质量,不能不说“有时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方法”,例如持续集成、自动化分析与测试、灰度发布、自动监控、日志分析与自我反馈等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质量、缓解质量问题或避免质量风险带来巨大的损失,但质量态度和质量文化更重要,许多时候,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工匠精神更具价值,因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做到万无一失,绝非易事。

今天软件无处不在,同时人们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更应该享受美好的生活,构建高质量的软件不仅让我们免于灾难,而且可以让我们愉悦、快乐,免于经济、健康和安全等各方面的风险我们希望每一个软件从业人员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的态度,而不是在面对灾难之后再惊醒;绝不希望在灾难之后,人们才开始对软件质量的足够重视,如同江苏许多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在两次爆炸之后才被关闭。

质量终究回归到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
  •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软件学院
  • kerryzhu@vip.163.com